新冠检测有三大类:抗原、核酸和抗体三大类,适用于不同目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属于诊断检测,检查当前是否感染,抗体检测查的是感染史。
新冠疫情仍在反复,快速抗原自我检测普及,已成为防疫、抗疫的关键环节。
检测的目的包括监控 - 跟踪病毒的传播,搜集感染病例数据、临床诊断、跟踪病毒变异动态,以及群体筛查,发现最容易传播病毒的人,减少传播源。
新冠检测有三大类:抗原、核酸和抗体三大类,适用于不同目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属于诊断检测,检查当前是否感染,抗体检测查的是感染史。
抗原快速自我检测在香港和澳门称为快速抗原测试或快速抗原检测,在台湾称为家用快筛,技术主要是侧流抗原测试(lateral flow testing, LFT)。
抗原检测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抗原检测用于快速诊断(或排除)活跃冠状病毒感染,又称快速检测、抗原快速检测,快速自测等不同说法,用鼻咽、鼻或咽喉试子或唾液样本,查病毒表面的蛋白质。
测试阳性结果较准确,但阴性结果有可能包括“假阴性”,即检测时已经感染病毒但还没有形成抗体,所以显示阴性。
抗原检测结果如果是阳性,通常可以做核酸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
在英国没有解除防疫限制之前,英国全民保健系统NHS的建议是,如果LFT(测流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应该去做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也就是核酸检测,来确诊是否感染新冠。
抗原检测的两个主要特点,从其名称即可读懂:一是快速 ——15-30分钟可出结果;二是自测 —— 自行完成采样、测试,无需送去实验室。
LFT抗原快速自测的工作原理
检测时,将试剂加入鼻咽/咽喉样本,如果有感染,样本中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会被发现,显示阳性结果。
LFT 试剂盒包括一条叫做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NC 膜)的纸状材料,还有一块嵌藏在测试条塑料外壳中、位于 T 线(测试线)下方的小红垫子。这块垫子上固定着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金标抗体(或其他材质的彩色抗体),用以显示抗体在测试条上的位置。
鼻咽/咽喉擦拭样本与缓冲液混合后滴在试剂盒上,通过毛细管作用横向流过 NC 膜,带走 NC 膜上的金标抗体。如果样本中存在病毒,就会与金标抗体结合。
红色金标抗体通过T线时,遇到第二组抗体,这组抗体也会与病毒结合,两组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抗体复合物。当包括金标在内的所有物质在 T 线位置沉淀并显色(即测试核上的第二条红线),测试结果呈阳性。
没有与病毒结合的金标抗体继续在试纸上迁移并遇到第三组抗体,位于 C 线(对照线)上,它们不是用来检测新冠病毒,可以捕获剩余的游离金标抗体,呈现的横线指示测试完成。
核酸和抗体检测
按检测目标分类,诊断检测分核酸和抗原两类。核酸检测针对病毒遗传序列,查验是否存在病毒核糖核酸(RNA);抗原检测针对病毒表面蛋白质,查看是否存在病毒抗原蛋白。
按技术分,目前抗原检测主要是 LFT(侧流抗原检测),核酸检测主要是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NAAT(核酸扩增检测)也是核酸检测的一种,PCR 和 NAAT 都属于分子检测。
诊断检测都需要采集样本,包括鼻咽、咽喉试子和唾液。肛试子也曾经被用作删查时采集样本的一种方式。
接种疫苗不会导致抗原或核酸检测呈阳性。
又称血清检测,用血液样本,检测是否已经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感染过病毒病痊愈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和抗原检测一样,抗体检测在感染早期也可能得到假阴性结果。
这类检测包括 PCR、NAAT,用鼻咽、鼻或咽喉试子或唾液样本,检测是否存在病毒遗传物质(RNA)。核酸检测结果一般被视为“黄金标准”,不需要重复进行来验证。
病毒RNA在抗体形成或出现症状前就存在,可以尽早测定是否感染。PCR -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检测。
测试过程中,把一种叫逆转录酶或 DNA 聚合酶的物质加到鼻咽样本中,如果遇到病毒,这种物质会大量复制病毒 RNA,产生数以亿计的RNA拷贝,足以导致阳性结果。
这是因为试剂中的引物和探针触角会附着在病毒遗传密码序列上,释出发现病原体的信号。
PCR测试需要送到实验室分析,通常在 24 到 48 小时内有结果;如果用于确认特定变异,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