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的数据表明,气温上升与暴力自杀率的提高有关。这其中都有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又有哪些问题是需要解答的?
2014年11月,我曾写过一篇名为《阳光与自杀》(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evolutionary-psychiatry/201411 /sunshine-and-suicide)的文章,介绍了一项长达40年的大型研究,研究内容是自杀风险的上升与晴朗天气数量的关系。在一段连续阴天之后的第一个晴天,该风险有上升的迹象。由于自杀率总是在春季达到最高点,因此这个结论也符合逻辑。随着连续晴天的增加(超过10天),自杀率又会下降。
然而,阳光也许并非与晴朗天气唯一相关的气候因素。事实上,自杀率也会随着温度适中的时间增加而上升。蔡瑞峰(音译)博士在台湾发现了这种关联,马斯(Maes)等人也指出了其他国家中暴力自杀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的现象(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600-0447.1994.tb01 612.x/abstract)。
台湾地区的数据尤其惊人。在1995年的一次连续高温中,自杀率上升了46.9%,平均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自杀率就上升3.8%。在研究时段(1991-2010)中,气温上升与自杀之间的关联度远高于失业率等经济因素。此外,降雨及随之而来的凉爽天气似乎具有安抚作用,且其影响对男性大于女性。
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呢?为什么高温会导致自我伤害?事实上,凉爽的气温能导致血小板的形状发生改变,促使其分泌血清素。血清素低绝对与暴力自杀相关,所以凉爽的天气就意味着血液中血清素含量高,因此暴力自杀就减少了。但气温变化是比气温本身更重要的风险因素,所以我认为除了血清素外,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气温升高比连续不变的高温更能造成高自杀风险,人们就会对炎热地带的生活产生疑问,那里的居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有空调的室内,到室外则要承受高温。还有那些游泳锻炼身体或是娱乐的人呢?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经历巨大温差的游泳者的暴力自杀率是否高于在自家后院的泳池悠然享受的人群呢?在北部严寒地区的冬季定期蒸桑拿的人呢?
在阳光与自杀研究中,最开始的几个晴天会导致更高自杀风险,而连续10天以上的晴天则不会,这也有可能是温度升高的因素造成的。该项研究的数据来自1970-2010年,所以回溯历史数据,看看气温升高与自杀的相关度是否和忽然增多的晴天一样会非常有趣,能够确认阳光到底是不是一个相关的因素。
最有意思的也许是这些研究表明,上述气候变化对自杀的影响力要大于失业等原因,而后者则一直被视为导致自杀的高风险因素。有时候被视为常识的结论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合理。
(译言网 译者: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原作者:Emily Deans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