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苍蝇。 蟑螂 。炎炎夏日昆虫猖獗,正如它们烦扰大千世界一样,扰乱着中国城镇居民。但是,在中国,有些昆虫不是被视为害虫,而是宠物——尤其它们在他们用餐时唱歌的时候 。
整个国家都普遍赞赏像蝈蝈,知了,和 蟋蟀一样会叽叽喳喳叫的虫子。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儿童收集它们,把它们放在一个陶皿或竹笼里,用米饭和切成薄片的葱喂它们。
甚至养蟋蟀是为了训练它们的战斗能力,而且一种“常胜将军”可能值好几百美元。但是只要几美元就可以买到普通会叫的蟋蟀。
“夏天你的院子里要是没有蝈蝈的歌声,那可真是缺憾,”一位住在北京传统胡同附近的68岁老人王小明说。胡同是一排狭窄的小巷,是中国人传统的最后堡垒。
与田野蟋蟀的柔和吱吱声相比,知了和蝈蝈产生的却是能淹没交谈声的震耳欲聋的嘶嘶声。
据说,收集会歌唱的昆虫的嗜好始于2000年前。人们收集起来,认为它们是好运的护身符,后来成了皇宫妃嫔的伴侣,她们把它们在金笼子里。
这些昆虫扎根于中国文化。古代诗歌称颂它们优美的歌声,还有很多的俗语表达使用蟋蟀和蚱蜢暗喻为丰富,友谊或是时间流逝。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当毛泽东发动对传统官僚和阶级的战争时,这种养昆虫的嗜好逐渐消退。但是,,在近几年,像(一名退休的中国文学教授)王先生一样的狂热爱好者开始担心昆虫的未来。“比起昆虫,年轻人更爱玩他们的手机。”他说。
当然,以会唱歌的昆虫为友也有劣势:它们是众多宠物中寿命最短的。大部分昆虫只能活几个月,甚至最受宠的蝈蝈也会在秋霜降下时节安静死去。
(译言网 译者:远和近 来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