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中研院在内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计画」首度公开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的照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其实在此之前,黑洞是个大多数人都相信,却没有人见过的存在。既然如此,过去科学家们又是如何知道黑洞的呢?《新科学人》杂志主编格雷恩・罗腾在《万物视觉化》就提到,这是自18世纪以来,由许多科学家不断追寻、探究的过程。
不妨在清朗的夜晚,到户外找一找人马座。在人马座之外的某处隐伏着一个怪物:一个超级巨大的黑洞,但它在非常遥远的天外,你大可放心。你不会看见这个黑洞,它被尘埃遮住了,而且它是全黑的,距离我们27,000光年那么远。但我们相信它在那里,就位在银河系的中心。
我们通常把黑洞视为20世纪的发现,但这个概念可以回溯到1783年,约克郡的一位牧师兼业余哲学家米歇尔(John Michell)在那年向伦敦皇家学会投了一篇根据臆测而写出的论文。
米歇尔当时在思索要如何测量恒星的距离及星等(就连现在的天文学家也对这个问题很头痛),他从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出发,该理论主张光是由许多无穷小的粒子组成的。米歇尔推断,恒星发出的光会因为恒星本身的重力而放慢,所以我们可以透过速度的减少量来测量这颗恒星的质量,进而就能得知它与地球的距离。
在1784年,皇家学会的《自然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刊登了米歇尔的长篇论文,这篇论文主要就在谈如何运用稜鏡从地球上测量出这个减少量。但也是在异想天开。
米歇尔推断,如果恒星够巨大,它的重力就很强大,大到连光都无法逃离魔掌。他还计算出,如果要以这种方式把光困住,这颗恒星的直径必须是太阳的五百倍左右。他写道,若有这样的天体存在,「它发出的光永远到不了地球」。
这个完全原创的想法偏离了米歇尔的目标,所以他就把它放着。「我不会继续钻研下去,」他写道。
米歇尔说到做到。他在1793年过世前,都没有再提过这个想法。
几年后,法国学者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在思索非常大的恒星的性质时,也得出了同样的想法。这些恒星的引力将「非常大,大到没有光能够脱离恒星表面。因此,我们可能看不见宇宙中最大的天体」。
拉普拉斯可能有打算要继续发展这个想法,但在1804年,这个想法被一个新理论淘汰了,新的理论主张光是一种波,而非粒子流。若真如这个理论所说,光就不会受重力影响。这个想法就此被人遗忘。
重回黑暗之中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事情再次有了变化,广义相对论把重力重新定义成巨大物体(譬如恒星)对时空造成的扭曲。
这个理论做出了一个奇怪的预测,但爱因斯坦本人并没有注意到,而是天文学家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告诉他的。史瓦西在参加东线战事(他在1914年、40岁时志愿加入德军)的闲暇之余发现了这件事。
史瓦西证明,如果有足够的质量集中到够小的空间中,时空曲率会变无限大,结果就得到一个「奇异点」──这是时空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有非常大的重力,大到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爱因斯坦对此印象深刻,但不相信这样的物体真的有可能存在。史瓦西在1916年因病(他在战壕中感染的疾病)过世,而他提出的奇异点终究被斥为纯理论上的实体。爱因斯坦在1939年发表一篇论文,据信「证明」了这个论点,这件事就平息了。至少平息了一段时间。
1950年代,天文学家开始利用无线电波探测深太空,结果发现一些非常非常遥远的天体,譬如类星体,这种天体释放出庞大的能量,只能藉由广义相对论来理解。在这之后,大家对于解释非常巨大的天体的物理学有了新的理解,物理学家开始相信也许有、甚至很可能有奇异点存在。有个很关键的突破是「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这个概念,这是指黑洞的「表面」,一条在时空中的边界,重力在这里会变得无比强大,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
1960年代末尾,大多数的物理学家相信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必然结果。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质量是太阳两倍或更多倍的恒星,都注定会变成黑洞。这样的恒星有巨大的重力场,会产生一股向内的压力。这些恒星在有生之年,会透过自身核心的核融合反应抵消这股压力,但燃料耗尽时就无法再抗衡,而开始向自身内缩,这个过程称为重力塌缩(gravitational collapse)。
有时候这会直接导致黑洞形成,不然就是造成巨大的爆炸,称为超新星,把外层炸开,留下星核。如果这颗恒星的质量够大,它会继续塌缩,随着塌缩物质的密度越来越大,重力场就变得奇大无比,此后再也没有回头路,甚至连光线都逃不出去。一个黑洞就此诞生。
不过,这个过程并没有解释超大黑洞的成因,有些超大黑洞的质量至少是太阳的十万倍。这些黑洞也许只是由大量的物质经年累月盘旋成的普通黑洞,或者是许多普通黑洞合并而成的,也可能是早期宇宙的超大恒星塌缩后的产物。
黑洞小轶事:黑洞为什么叫做黑洞?
没人完全肯定「黑洞」这个名称来自何处。一般认为出自物理学家惠勒(John A. Wheeler)在1967年一场演讲中提出。但根据《耶鲁名句集》(Yale Book of Quotations),黑洞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1964年的一篇会议报告里。看样子在惠勒得知并推广黑洞一词之前,这个称呼可能正在天文物理学家之间流传──惠勒擅长记住朗朗上口的用语。
黑洞小轶事:面条化
跑到黑洞事件视界的东西都会被吸进去,再也看不到,这个过程叫做面条化──由于重力实在非常强大,因此不幸误闯的物体(例如太空船或太空人)会被拉成细长的线状,接着就像吸面条般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