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10个地球、绕太阳1圈要2万年!天文学家推测太阳系存在「9号行星」
冥王星(Pluto)在200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降级为「矮行星」(dwarf pl...
质量是10个地球、绕太阳1圈要2万年!天文学家推测太阳系存在「9号行星」
冥王星(Pluto)在200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降级为「矮行星」(dwarf planet)之后,许多天文迷仍然对「太阳系九大行星」念念不忘。现在天外飞来好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科学家提出丰富证据,显示在太阳系最遥远的角落,真的存在第9颗行星!
这颗行星是一颗气体巨星(gas giant),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4500倍,与海王星(Neptune)相去不远;很可能有自己的卫星与类似土星的环;近日点距太阳约320亿公里(冥王星为73亿公里),远日点则是1600亿公里;因为距离实在太远太远,它绕太阳一周需要1万至2万地球年。
巴提金(Konstantin Batygin)与布朗(Mike Brown)两位Caltech教授20日在《天文学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发表论文,希望各方为这颗「9号行星」(Planet 9)搜集到直接观测资料。
换言之,两位天文学家其实还并没有直接观测到「9号行星」,所有推测都来自数学与电脑模型,但是期待5年之内就能透过天文望远镜,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布朗表示:「我们大可以安安静静,花5年时间上穷碧落,把它找出来。但是与其自己居功,我宁可有人更早发现它。我想亲眼看到它、观察它的型态、理解它的性质;我想这篇论文会有帮助。」
尽管还无法「亲眼看到」,但两位天文学家信心满满,巴提金说:「这是150多年以来的第一回,科学家掌握确切证据,显示我们对太阳系的『星口』统计仍不完整。」上一颗新行星(第8行星)海王星的现身是在1846年,冥王星则是在1930年被发现。
推测太阳系的「9号行星」存在的两位天文学家布朗(左)与巴提金(Caltech)
推测太阳系的「9号行星」存在的两位天文学家布朗(左)与巴提金(Caltech)
布朗上一回声名大噪是在2005年1月5日,从观测照片发现了一颗近似冥王星的「阋神星」(Eris),促使IAU在2006新增「矮行星」这个分类,也导致冥王星年惨遭「降级」。许多天文迷因此称布朗为「冥王星杀手」(Pluto killer),布朗也不以为忤,他的推特(Twitter)帐号就是「@plutokiller」。
但是这回布朗坚信,一旦「9号行星」真的现身,它绝对会是一颗货真价实的行星,因为它不但绕着太阳运行;而且质量够大,在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之下维持浑圆型体;其重力效应也足以「清除邻近的小天体」(cleared the neighborhood)。相较之下,冥王星其实是海王星的「重力奴隶」(gravitational slave)。
当然,还是有一些天文学家还不打算买帐,包括美国航太总署(NASA)冥王星探测太空船「新视野号」(New Horizons)首席科学家史腾(Alan Stern),他至今仍是冥王星的死忠粉丝,誓言要恢复它的「行星」地位。
史腾说:「每隔几年就会出现这样的预测,但至今没有一个能够得到观测证实。如果布朗与巴提金异军突起,我会非常高兴,但是现在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冥王星的蓝色天幕、红色水冰(NASA)
新视野号镜头下的冥王星(NASA)
那么布朗与巴提金到底是怎么推论「9号行星」的存在呢?最主要的根据就是计算柯伊伯带(Kuiper Belt)6颗天体的运行,研判它们的轨道显然受到一颗行星影响。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最外围,也是冥王星的家乡,「新视野号」正在其间漫游。
巴提金表示:「我们察觉到9号行星的重力效应,显示它躲藏在太阳系的外围地带……这将是划时代的发现。」
「9号行星」应该是以椭圆形轨道绕行太阳,可能需要太空望远镜才能让它现踪。但如果它运行到距离地球够近的地方,地面的业余天文迷也有希望惊鸿一瞥。至于新视野号,虽然近水楼台,但是位置在「9号行星」背对太阳的一侧,因此缘悭一面。
天文学家长期在柯伊伯带搜寻太阳系的新行星,过去通称之为「X行星」(Planet X),但布朗与巴提金比较喜欢「9号行星」,因为「X行星」让人觉得「好像上面有外星人,立马就要毁灭我们的地球。」(阎纪宇 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