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病毒暴发的升级和传播过程,并着重讨论了当前面临的马尔堡病毒危机。马尔堡病毒是一种类似伊波拉病毒的高度致命病毒,目前在非洲几个国家已经爆发。文章探讨了病毒如何从动物向人类传播,以及如何通过人类之间的接触扩散。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病毒爆发后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包括有效的疫苗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最后,文章呼吁全球卫生机构和政府采取行动应对即将到来的马尔堡病毒危机。
赤道几内亚爆发的马尔堡病毒已造成 11 人疑似死亡。由于没有批准的治疗方法或疫苗,疫情控制依赖于接触者追踪和限制高风险活动。埃及果蝠被怀疑是宿主,爆发频率的增加与人类入侵和气候变化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证实,赤道几内亚爆发马尔堡病毒疫情,怀疑有11人死于该病毒。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属于丝状病毒家族,可导致人类严重疾病和死亡。目前,马尔堡病毒尚无批准的治疗方法或疫苗,这使得疫情控制依赖于接触者追踪、患者监测、隔离和限制高风险活动。埃及果蝠被怀疑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马尔堡病毒爆发频率的增加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侵占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变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3年2月13日确认中非国家赤道几内亚爆发致命的马尔堡病毒病。迄今为止,已有11人疑似死于该病毒,其中1人确诊。当局目前正在监测 48 名接触者,截至发布时,其中四人出现症状,三人住院。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正在协助赤道几内亚努力阻止疫情蔓延。
马尔堡病毒和密切相关的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结构 相似。这两种病毒都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和死亡,死亡率从 22% 到 90% 不等,具体取决于 爆发情况。感染这些病毒的患者表现出多种相似的症状,包括发烧、身体疼痛、腹泻和呕吐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嗜睡,有时还会出血。
我们是研究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和相关病毒的病毒学家。 我们的实验室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些病毒如何导致人类疾病的潜在机制。更多地了解马尔堡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播给人类以及它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对于预防和限制未来的爆发至关重要。
从受感染的 VERO E6 细胞上清液中采集的马尔堡病毒颗粒(蓝色)的彩色透射电子显微照片。在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的 NIAID 综合研究机构拍摄的图像并进行了色彩增强。图片来源:NIAID
马尔堡病毒病
马尔堡病毒只有在出现症状后才会通过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通过受感染的体液(例如血液)传播,而不是通过空气传播。接触者追踪是抗击疫情的有力工具。潜伏期或感染与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为 2 至 21 天,通常为 5 至 10 天。这意味着必须长时间观察接触者是否出现潜在症状。
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无法检测到马尔堡病毒。Marbug 病毒病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死后传播,这是由于传统的埋葬程序,家人和朋友通常与死于该病的人有直接的皮肤接触。
目前没有批准的针对马尔堡病毒病的治疗方法或疫苗。开发中最先进的候选疫苗使用的策略已被证明 可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病。
在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或疫苗的情况下,马尔堡病毒的爆发控制主要依赖接触者追踪、样本检测、患者接触者监测、隔离以及限制或改变传统葬礼等高风险活动的尝试。
埃及果蝠 ( Rousettus aegyptiacus ) 被怀疑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马尔堡病毒爆发频率的增加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侵蚀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变有关。
马尔堡病毒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马尔堡病毒的爆发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
第一次有记录的马尔堡病毒病爆发发生在欧洲。1967 年,德国马尔堡和法兰克福以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现塞尔维亚)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从乌干达进口的受感染猴子后感染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病原体。这次爆发导致了马尔堡病毒的发现。
识别病毒只用了三个月,考虑到可用的研究工具,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尽管接受了重症监护,32 名患者中仍有 7 人死亡。与随后在非洲爆发的马尔堡病毒爆发相比,这一 22% 的病死率相对较低,后者的累计病死率为 86%。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致死率的差异是否是由于患者护理选择的差异或其他因素(例如不同的病毒株)造成的。
随后在乌干达和肯尼亚以及中非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安哥拉爆发了马尔堡病毒病。除了目前在赤道几内亚爆发的疫情外,西非国家几内亚2021年和加纳2022年发生的马尔堡病毒病例也突显出马尔堡病毒并不局限于中非。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埃及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动物宿主,可能在将病毒传播给人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有马尔堡病毒爆发的地点都与这些蝙蝠的自然活动范围相吻合。考虑到病毒的生态学,马尔堡病毒大面积爆发并不令人意外。然而,马尔堡病毒的人畜共患病或动物传人的传播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许多马尔堡病毒病爆发的起源与埃及果蝠栖息的洞穴中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1998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爆发的疫情中,一半以上的病例发生在曾在 Goroumbwa 矿山工作的金矿工人。耐人寻味的是,近两年爆发的结束恰逢同月洞穴洪水泛滥和蝙蝠消失。
同样,2007 年,四名在乌干达金铅矿工作的男子感染了马尔堡病毒,该矿栖息着数千只蝙蝠。2008 年,两名游客在参观乌干达马拉马甘博森林的蟒蛇洞后感染了该病毒。两人在回国后均出现严重症状——荷兰女性死亡,美国女性幸存。
埃及果蝠的地理范围延伸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尼罗河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中东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中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可能发生人畜共患溢出事件。
更频繁的爆发
尽管马尔堡病毒病的爆发历来是零星的,但近年来其频率一直在增加。
人畜共患病毒的出现和再出现越来越多,包括丝状病毒(如埃博拉病毒、苏丹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冠状病毒(引起SARS、MERS和COVID-19)、亨尼帕病毒(如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和Mpox似乎是受到人类侵占以前未受干扰的动物栖息地和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改变的影响。
大多数马尔堡病毒爆发都发生在偏远地区,这有助于遏制疾病的传播。然而,携带该病毒的埃及果蝠的广泛地理分布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未来马尔堡病毒病的爆发可能会在新的地点发生并传播到人口更密集的地区,正如 2014 年西非毁灭性的埃博拉病毒爆发所见,超过 11,300 人死亡。
作者:
Adam Hume,波士顿大学微生物学研究助理教授
波士顿大学微生物学教授 Elke Mühlberger
Judith Olejnik,波士顿大学高级研究科学家
本文首发于The Conversation。